2014年10月5日 星期日

朱慧芳/錦市場的京漬物

【聯合報╱文/朱慧芳】

早秋的京都雖然楓葉還沒有染紅,但氣候是舒服的,風光是明媚的,食物是美味的,許多廟宇景點甚至是空曠的,而四条通上的錦市場則和平常一樣是熱鬧擁擠的。














京都錦市場販售漬物的店家多不勝數。 圖/朱慧芳


走逛一圈 嘗盡當季野菜


京都飲食強調在地性,愈是高檔的餐廳愈是強調自己的「旬之京野菜」身分,也就是標榜餐廳內提供的是符合季節、具備在地特色的新鮮優選食材。京野菜不僅是京都人自信的表現,也儼然成為一種飲食標準,這種自信與特色在醃漬物上發揮得淋漓盡致。














漬蔬菜 圖/朱慧芳 


要在短時間內看盡京野菜漬物,到錦市場逛上一圈會有滿滿收穫。市場內應有盡有的各種新鮮食材、現做熟食、當季漬物、創意糕點、精緻和子、茶葉以及盛裝食物的華麗碗盤、茶壺鍋具等,讓喜愛料理的人心花怒放。逛累了,市場裡也有許多小店家提供別緻的食物和空間,可以補充體力、享用美食,順便讓辛苦的雙腳休息一會。


漬物過冬 展現古人惜物


漬物是把新鮮蔬菜用各種方式保存起來食用,早期的醃漬品很可能是為了延長食物壽命,把一時吃不完的新鮮蔬菜做成加工品,日後再拿出來食用的飲食方式,也是古人珍惜食物不浪費的美德表現。我們之前介紹過的「太陽曬乾」也是保存食物的原始方法之一。














漬小黃瓜 圖/朱慧芳


而日本冬天氣溫低會下雪,蔬菜不易生長,在夏秋蔬菜盛產的時候保留一些植物類的蔬菜到冬天食用,就健康的目的來看,也是有必要的。


漬法多樣 各有地方特色


從原始的保存目的,到成為京都的特色料理,是一段文化形成的漫漫長路。過程中演繹出不同的漬法,例如醬漬是用醬油或味噌為醃床、醋漬顧名思意是用酸醋、糟漬是用酒粕、甘漬是浸漬在經過糖化的米麴裡、糠漬是用米糠,荏裹是用紫蘇葉包裹瓜類或是茄子、嫩薑之類的蔬菜,再進行醃漬等等。














漬茄子 圖/朱慧芳


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漬物特色,因此也產生不同名稱,例如奈良瓜、京都千枚漬、廣島菜漬等。另外,還有依照時間長短區分的淺漬(醃二、三個小時)、一夜漬(浸漬一晚)、當座漬(醃三天到一個月期)、本漬(醃三個月以上)。


製程脫水 纖維含量多多


在錦市場內,大大小小的漬物店有好多家,而且每家都提供試吃品供客人品嘗,份量也都不小氣。客人除了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各別包裝,也有包裝好的暢銷品項,甚至還有好多種不同口味包裝在一起的京式禮盒,讓像我這種眼睛和嘴巴都貪心、而且這也要那也想的觀光客帶回家。血拚者的噩夢是體力比不上財力,因為漬物是濃縮又含水分的蔬菜,隨著皮夾裡的日幣變得愈來愈薄,手臂就會愈來愈沉重。














漬梅子 圖/朱慧芳


製做漬物必須先用鹽搓洗,讓野菜或根莖脫水,若是跟新鮮時比起來,同樣份量的醃漬物所含的纖維大約是新鮮蔬菜的四倍。纖維食物遇到水會膨脹,通過腸道的時候可以清掃內部,幫助排便順暢。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在京都停留的幾天,除了幸運的遇到幾位相撲選手之外,在街上從來沒有看到體重過量的胖型身材。


時序進入秋天,京都的銀杏樹該要開始落葉了吧,而散布京都城內城外的楓樹也該開始轉黃變紅了。若是去到京都賞楓,不妨撥空到錦市場走走,品嘗強調節氣與在地的道地京漬物。


●本專欄,隔周見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