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4日 星期三

徐仲/綠竹筍

【聯合報╱徐仲(食材達人)】












綠竹筍是很受歡迎的夏日台灣味。 圖/徐仲提供


我喜歡吃綠竹筍,這幾年到處拜訪筍農,從屏東縣海豐到新北市觀音山區,由南往北隨著產季一路吃,就我的印象,北部筍的甜味較豐滿,南部筍則顯清甜,分享多次食記後,朋友問我對於綠竹筍產業有何想法?

想法自然有,每回夏天遇到國際友人,我總推薦綠竹筍,私心覺得這是最受歡迎的夏日台灣味,換句話說,綠竹筍很具有國際貿易的潛力,但更進一步看,依舊有很多改善空間。


譬如產品的分級方式,是否可以更明確?每次教導外國人挑筍,我只能請他們看看筍尖,顏色不能帶綠,那是筍見了陽光的光合反應,術語叫「出青」。此時竹筍內有款胺基酸名為酪胺酸(Tyrosine),在光合作用下會轉變為taxiphyllin化合物,讓竹筍具有苦味。除此之外還要看筍型,筍身最好宛如牛角,因為綠竹筍由竹幹地下的芽眼處長出,成長時會先下彎再上揚,弧度讓筍肉特別豐厚,吃起來口感佳,馬上加分。


然而這種分法太口語,能否以數字或簡易的方式,開出有公信度的規格?甚至進一步標明竹筍的甜度、彎曲角度、重量、產地特色、一期筍或二期筍、預冷手法等。


我很在乎「預冷」這個步驟,因為竹筍離開土壤後,其實還在生長,依舊會進行呼吸,讓竹筍內的纖維質漸漸木質化,影響幼嫩口感。因此農民會想辦法讓竹筍降溫,暫緩生長速度,方法很多種,譬如泡冰水、吹強風或是進冷藏庫。最常見的方式是泡冰水,但容易流失竹筍的風味。因此在包裝袋上,如果能講清楚預冷方式,甚至標示竹筍出土到進行預冷的時間差,產品分級自然更細緻。


細緻的分級是一種對產品的態度,並非要真的分出好壞,所謂分數較高的「優質筍」,只是適合水煮鮮食,至於分數低的次級筍,依舊可創造另一種價值。譬如我認識一位農民,她將「次級綠竹筍」再次處理為筍干,那味道之細嫩可口,現在想來依舊回味。我也曾嘗過廚師將賣相不好的次級綠竹筍,以青蒜和客家豆醬同煮,微苦轉成微甘,非常有意思。


總而言之,講究不是挑食,適食適用才能創造出食物的價值,我深以為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