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夏天,我在元氣周報上介紹過「救荒食物」,也就是在極端氣候發生,外來品種生長不易;或是運輸成本飆高,國外進口食物數量減少的時候,能夠快速取得而且產量足夠讓在地人吃飽的糧食作物。救荒食物必須符合容易長又長得快,富含澱粉、蛋白質、纖維素等基本養分,而且可以在短時間內重複生長等等條件。
當時我跟大家介紹台灣原住民的野外採集傳統,也就是不需耕種,直接採收自然環境下生長的天然野菜和雜糧。天生天養的作物是經過競爭淘汰,最適合本土的氣候條件生長,因此比較能夠耐受在地的天氣異常,在逆境中依然可以茁壯。
傳統作物 成了救荒明星
針對未來可能越來越嚴苛的氣候條件,國內國外的農業專家都在積極地找尋各地的救荒明星,並且觀察記錄它們在模擬的氣候條件下如何生長。暴雨和久旱是氣候變異下的經常現象,救荒食物必須是耐旱或者不怕水淹的糧食品種,更有可能是一些幾乎被遺忘的傳統作物,例如台灣藜。
台灣藜是台灣學術界受林務局委託研究,因而重出江湖的在地作物。它擁有生長快速,營養豐富多元,顏色多變外型美觀,同時又對生長條件不太挑剔,即使貧瘠土地也種得出來等等粗放特性,非常符合救荒食物的必要條件。在被正式命名為台灣藜之前,長得豔麗多彩的台灣藜就像是披著紅髮的老外一般,理所當然的被誤以為是外來品種「紅藜」。
|
不是老外 原住民食物配角
早先被認為是老外的台灣藜,只有南部原住民食用或運用,而且是被當作小配角,搭配著小米、芋頭食用,或者是當作製酒的酒麴,很少單獨當作主食。而且台灣藜很少在原住民區以外的台灣野外發現,所以長期以來沒有受到重視。
2006年在墨西哥舉行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會議,呼籲各國重新檢視那些早年先民食用,現在卻被忽略的傳統地方作物,提早為可能發生的糧食缺乏作準備。台灣也因此響應這項呼籲投入研究在地傳統作物,並且挑選出台灣藜作為主角。
搭配米飯 也有另種風味
|
據說,台灣在1918年曾經發生嚴重的旱災和寒害,平常食用的糧食作物收穫遽減,南部的原住民因為有台灣藜解圍而度過飢荒。無論這個傳聞是真是假,根據台灣的學者研究結果,台灣藜確實擁有多重且優異的營養成分。雖然它的口感不像米飯般柔軟帶有飽足甜味,但是把它當作非常時期的養分來源,或者平時搭配米飯一起食用增加不同的養分,倒也是不錯的選擇。除了種子之外,它的嫩葉可以當作野菜食用,甚至於還有不少人把鮮豔的藜穗作為花材,或是當作帽飾、乾燥花裝飾。
雖然目前台灣還是以進口食物為主要的糧食來源,但會不會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真的只能仰賴島內的食物維生誰也不知道。最近我在台中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看到介紹台灣雜糧作物的小型特展,也看到學者和官方研究台灣藜的成果。作為一個氣候變遷時代的小老百姓,我想,無論有沒有屬於自己的田地,「種一些自己吃的東西」,學習一些簡單的農事已經是必要的。
▇推薦參觀
「璀璨良食-台灣藜特展」國立台灣科學博物館/103年6月15日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