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沛佑/竹田報導】
屏東縣竹田鄉「豆油伯」醬油,在地耕耘40多年,今年起材料「在地化」,和台灣本地農民契作,收購高樹、美濃、嘉義生產的非基因改造黃豆釀造醬油。「豆油伯」的大女兒李依芳表示,雖然成本提高,但是台灣黃豆品質好,「非常有生命力」,兼能照顧台灣農民,可謂一舉兩得。
|
屏東縣竹田鄉「豆油伯」醬油,在地耕耘40多年,今年起材料「在地化」,和台灣本地農民契作,收購高樹、美濃、嘉義生產的非基因改造黃豆釀造醬油。「豆油伯」的大女兒李依芳表示,雖然成本提高,但是台灣黃豆品質好,「非常有生命力」,兼能照顧台灣農民,可謂一舉兩得。
70多歲的李安田因為賣醬油多年,被稱為「豆油伯」,以傳統「直火加熱」工法釀造醬油聞名。目前李安田已退休,將「豆油伯交給」長女李依芳及長子李誠忠負責。
年輕人經營,有了新思維。李依芳和屏東高樹、高雄美濃、嘉義等地的農民,簽約契作黃豆,收購台灣自產的非基改黃豆。李依芳說,進口黃豆經過X光掃描,就不會再發芽,台灣本地的黃豆不須這項步驟,黃豆顆顆可發芽,「彷彿還活著一般」。
李依芳說,契作比較擔心的就是天候影響,導致產量不夠,因此目前還無法全面改用台灣本土的非基改黃豆,但是未來想要慢慢提高比例,用台灣豆釀出最純正的台灣醬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