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涉水,只為了這座排灣族聚落。
40多幢保存完好的石板屋,遠觀遺世而獨立,而走入這處至今仍無電力的部落,探訪民宅、欣賞部落藝術,吃ㄧ頓當地山野菜料理,老七佳的粗獷、原味、自給自足,讓人完全體現。
報導╱齊佑誠 攝影╱薛泰安
黑色部落指的是新竹尖石司馬庫斯,早期因這裡交通不便、電力化來得晚(1979年起供電)而有此稱呼。不過台灣還有一處至今仍無電力的部落,屏東春日鄉老七佳,由300多年至今,由70多戶人家到今天的3戶,電力始終沒供應到這處排灣族聚落。
七佳村,有老七佳、舊七佳、七佳。300多年前排灣族就已在老七佳生活,居屋是以黑色石板所搭建的石板屋,據統計當時最多約有75幢。1958年歷經政府強制遷村至力里溪畔的舊七佳、1972年再因莉泰颱風破壞,遷村至力里國小一帶的七佳村。
山路顛簸 曲折難行
老七佳,位於排灣族聖山石可見山山腳下、海拔約500公尺的山中谷地。這趟在春日鄉公所農觀課帶領下,一行人開著四輪驅動車前往一探。車行屏132鄉道,過了舊七佳村之後,分有河床便道及高繞屏132鄉道兩條路線,兩線於老七佳吊橋交會。無論那一條路線,路況都不好。我們去程採高繞路線,道路狹小曲折而且破爛,沿線雖然山高谷深,景色優美,卻也讓人一路戰戰兢兢,深怕一個不小心,便跌入深淵谷底。
就這樣一路顛簸、忐忑,車行約30、40分鐘,抵達了老七佳。在部落入口,我們依其習俗先敬上一杯米酒,告知山神、守護亡靈後,才開啟部落巡禮。住在老七佳的愛珠姨,是我們這趟的導覽員,她表示,老七佳遷村後,荒廢了40多年,直至2001年在族人陸續整修後,才讓老七佳逐步重現往日面貌,如今約有40幢石板屋被保存下來。
木雕裝飾 頭目的家
走踏在部落的石板路,放眼盡是黑色板岩堆疊出的石板屋,初春新綠植物及聖誕紅,為部落帶來一點色彩上的變化。石板屋依頭目、獵人、平民等不同階級,在裝飾上便可見出端倪。頭目的家房屋大,屋外還綴以木雕,如百步蛇、獵殺敵人取頭顱等豐功偉業,房屋前還立有一座標石,早期這裡就是擺放人頭的地方。而獵人的家,不論屋內外都可見到吊掛成線的動物頭顱骨。
愛珠姨說,石板全是早期族人由七佳溪切割後扛上來的;屋頂上一片片順向堆疊的石板,雖有縫隙,不過雨滴不進來,屋裡燒柴的煙卻可輕易排出。在老七佳我們逐一參觀石板屋,午餐就在愛珠姨家享用,柴燒的米飯,帶些焦香的鍋巴,嘗來特別好吃,配菜多是自家種的山野菜,當然,部分肉品還是得由山下買上來,菜色不算豐盛,不過望著青山、石板屋,這頓飯讓人吃得好難忘。
下山後若還有時間,不妨到七佳村的芸咖啡,喝杯春日鄉在地產的台灣咖啡(60元起);此外,相鄰的獅子鄉,還有一座內獅瀑布(卡悠峰瀑布)可以探秘,讓行程更顯豐富。
【順遊景點】枋寮小鎮 悠閒氛圍濃
春日鄉的鄰鄉枋寮,是個淳樸的漁港,也是一處以藝術村聞名的小鎮。F3枋寮藝術村,就位於一出車站的左側,以閒置的鐵路員工宿舍所改建,讓石雕、木雕、鐵雕等各領域藝術家進駐,形成一間間個人工作坊。平日這裡人不多,不論徒步或騎單車,一探藝術家的各種裝置藝術,就是種很棒的旅遊體驗,很是悠閒。
許多遊客是因為藝術村到訪枋寮,我個人更推薦有吃有玩的枋寮漁港。漁港以魚勿仔魚為主要魚穫之一,因此港邊周邊處處可見魚勿仔魚煎、魚火庚、加了魚勿仔魚的海鮮粥等特色小吃,以及很有地方風味、濃稠的綠豆蒜等。傍晚,漁船陸續返航,走過橫跨船道的情人橋來到堤岸碼頭,幸運的話火紅的海上夕陽,就是旅途中可遇不可求的小確幸。
【旅遊資訊】
開車
.老七佳、芸咖啡 國道3號下南州交流道接187乙縣道轉台1線,切屏132鄉道達力里國小會合開車上山;沿屏132鄉道可達芸咖啡。
.枋寮漁港、枋寮藝術村 台1線轉中山路接德興路切海邊路可達漁港;中山路接中興路可達藝術村。
.內獅瀑布 台1線約451.8公里處,左轉接141-1縣道,直行過枋山溪橋左轉,循指標可達。
搭車
.枋寮漁港、枋寮藝術村 搭台鐵至枋寮車站下,出車站左側即是藝術村,步行約15分鐘可達漁港。
.老七佳、內獅瀑布、芸咖啡 交通不便,需開車前往。
相關資訊
.老七佳 可洽春日鄉公所農觀課王秀蘭課長 (08)878-2145 接駁車來回2000元/7~8人,解說員1200元/天,午餐2000元/7~8人,住宿200元/天。
.芸咖啡 0981-893323 10:00~22:00
【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