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邱立雅】
林萬德(花蓮縣光復鄉南富村長):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部落劃分為東富、西富、南富、北富等4村,其中南富村除了南富地區,還包括砂荖部落區域,村內約900多人居住。
|
林萬德(花蓮縣光復鄉南富村長):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部落劃分為東富、西富、南富、北富等4村,其中南富村除了南富地區,還包括砂荖部落區域,村內約900多人居住。
南富村擁有全台罕有的紅糯米產業,紅糯米採收非常困難,因稻梗高達150公分,必須人工將上方的紅糯米採收後,才能用機器採較低矮的部分。紅糯米富含多種營養,吃法是直接蒸熟成「哈哈(hak hak)」,或是把「哈哈」搗成「都倫」,過去是阿美族人獻給貴賓的美食,或給懷孕的婦女、長輩用來補充體力。
目前太巴塱社區營造協會全力推廣紅糯米產業,透過部落媽媽們研發新素材,讓遊客走進社區,可以吃到兼具傳統與現代的紅糯米美食。
南富村砂荖部落擁有5口超過百年的古井,是早年祖先用來取水的地方,夏天時還有家長打水替小孩子洗澡,現在幾乎已經失去飲水作用,只剩觀光功能。
砂荖原意為「砂土」或「砂鹽」,因為地層板塊變動,砂荖有一處鹽泉,位在麗泰溪上游,至今仍未乾涸。過去部落食用的鹽全來自鹽泉,長輩要花很久的時間爬上山取水,然後煮成鹽食用,相當辛苦。
南富村目前僅有400戶,人口外流嚴重,部落族人想用在地的產業,重新找回部落光榮,讓年輕一輩的族人回流,所以社區營造協會發展紅糯米產業、砂荖部落也有族人種植咖啡,讓社區不只有豐年季時才熱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