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6日 星期三

徐仲/薏仁

【聯合報╱徐仲(食材達人)】












本土薏仁一抹清新回甘的韻味,是夏天最棒的享受。 圖/徐仲提供


「要美白或療效必需買大薏仁,千萬別買小薏仁,你聽過這個說法?」朋友打電話詢問,我搖頭感到困惑,雖然我支持農產品分級,但顆粒大小應該和營養成分無關,帶著疑惑,我打電話請教農業改良場,看看這種說法是否有根據?

「傳聞中的小薏仁其實不是薏仁,而是大麥。」專員直接點破,不知何時開始,坊間將去殼的大麥稱為小薏仁或洋薏仁,價錢比真正的薏仁低,由於外觀相近,多數民眾分不出來,雖然顆粒較小,穀物中間的溝痕不清楚,但煮後較軟滑,是另一種滋味,因此一些剉冰或四神湯的經營者,早就改用「小薏仁」取代薏仁。


「在這個真假難分的時代,你還是找農會或農民,直接買本土產的薏仁吧!」我回電話告訴朋友,不論彰化二林、台中大雅、南投草屯、嘉義朴子或是阿里山的部落,都是本土薏仁的產地,採收期在每年的6月到7月,藉這個機會也能支持在地農民,畢竟市面上的薏仁,除了可能被「大麥」混淆,市場流通的真薏仁,也多是自中國或泰國進口,新鮮度和來源都不可考。


「但是許多農會都賣紅薏仁,不是我想找的白薏仁哩!」朋友繼續詢問,哪裡有白薏仁的品種,紅薏仁雖然標榜健康,但她還是習慣用白薏仁。


我理解她的困擾,目前常見的本土薏仁品種有台中1號、台中3號和育4號,這些品種的個頭雖然小,但糯性較強,煮後口感特別有黏彈性,尤其煮為薏仁甜湯後,那一抹清新回甘的韻味,真是夏天最棒的享受,然而這些品種,都可以是紅薏仁,也可以是白薏仁,因為將紅薏仁去掉外皮,就是白薏仁。


我扳著手指,算著薏仁的加工流程,自田間採下整株薏仁母株後,必須歷經脫粒、曬乾、篩選、反覆脫殼,最後才是熟悉的白薏仁。農會不將加工做到最後一步,主打紅薏仁的理由,除了標榜暗紅的外皮含有高量營養素,也是一種區隔進口薏仁的方式。因為進口薏仁必需去皮,否則外皮含有的營養容易在長久儲存時產生發霉或黃麴毒素等問題。


「試試看紅薏仁!這才是新鮮的本土代表,如果真的要白薏仁,直接找農民,事先提出要求,應該沒問題啦!」我想了想,還是直接提供農民的電話,免得朋友美白出問題,她會直接讓我脫一層皮。


我推薦的薏仁:十甲農場蔡一宏,0910-7540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